《虛中得道》

 

資料來源:明倫月刊114   

從前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一位沙門,精勤用功,但卻還沒漏盡煩惱、成道證果,返回俗家,過世人那種追求五欲的生活算了。他心想自己是名門之,家裡財寶豐足,至少可以廣行施,累積一些福報。於是在晚上誦讀《迦葉佛遺教經》時,聲音非常的清哀而緊急,而且聲中有反悔退轉之意。

佛陀聽到了,就問他說:「你在俗家時,是否善於彈琴呢?

沙門回答:「世尊,是的。

:「彈琴時,如果琴弦太鬆緩了會怎樣呢?」

沙門答如果弦太鬆,聲音不僅不好聽,甚至彈不出聲音。

再問:「如果琴弦太緊會如何?」

沙門說:「琴弦太緊,不但聲音難聽,而且弦還會斷掉。

佛接著問:「所謂的善調琴弦,是否不可太緊也不可太鬆,才能彈奏出微妙和雅的琴聲呢?」

沙門回答:「世尊,是的。

於是佛告訴沙門說:「沙門學道修行也是樣的,如果求道過於急迫,急迫了就身心疲乏身心一疲乏,意就懊惱煩悶一旦意生惱悶,行就退轉行既退,就會退失菩提心,身口意就,如是更加重罪業了若太懈怠、太放逸,就如同琴弦太鬆一同樣也會退失菩提心。如果調勻適當,不執著,也不放逸,在心上用功,不緩不急、不快不慢,不著於表相,身心清淨安樂時刻在定慧當中漏盡煩惱得解脫,證道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