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人道
天人道為六道中三善之首,亦名神仙道,然也未能脫離三界之外。
欲界中的天人由於其亦未了斷我執,故其雖享有錦衣盛著、珍饈佳餚、天女圍繞、鮮花環簇,但是他們經常為了避免被阿修羅爭奪佔有而與其進行戰爭打鬥,也同時由於自己的慾望和奢求未能擁有而感到痛苦。而且,天人五衰這一境象更使欲界天人痛苦無比。此五種衰象所顯呈乃天人臨死之前七日中,頭上花冠將會慢慢枯萎凋零,香氣散盡,並且其衣裳不再華麗雍容,變得垢膩不堪襤褸無擬。他的身體開始出汗發出腥臭味道,污穢骯髒,此時其他天神天女都紛紛掩鼻離他而去,遠遠地在他身後撒上一些鮮花,除了祝福他好好安度善用來生,無以所示,而留下孤獨與恐懼圍繞著他,讓他心中充滿惶恐,因其生於天道之因,即善業之果的福報已享受,故其來世一般都必不如今生。而且由於天人可以得見其來世投生之地點,此時瀰漫於心中重重的悲傷和嘆息墮落之苦無言可述。
加上欲界,其他諸如色界天與無色界天,此三界天的天人雖自在逍遙,享有極大的快悅,遠遠超過我們人類,但是即令如此,終不免陷於輪迴之苦。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雖然能免於與阿修羅道征戰之苦,然而,其由於同樣避免不了死亡與輪迴及其了知下世墮落於何道中受苦而落於惡苦之業報,故而亦非眾生真正解脫之處。
有一個佛經中的故事與此有關。釋迦如來在世時,他的弟子舍利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位弟子叫“海生”。海生是一位在家居士,其職業為醫師,而且醫術十分高明,受著眾人的敬重。在海生出入時,由於其高貴地位,通常都騎象而出行。
海生十分敬重自己的上師舍利弗。有一次,他在半路上遇到師父,竟然不顧儀態地、連跌帶滾地由象背直接撲倒地面上向師父頂禮。所以,這個海生醫師,可說是一個敬師的模範。海生在一生中作善甚多,死後,因其善業力而生於天界中。他的前生老師舍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為他說法教學。在見到前生為海生醫師的天男時,舍利弗正欲趨前向他說法開示,但這個天男只向舍利弗揚了一下手示意,便馬上繼續玩樂去了。這並非是因為天男不記得舍利弗。相反地,天男能清楚記憶其前生的事,卻因天界之樂實在誘惑太大了,以致他只能在一剎那間揚手向極為敬重的老師打招呼,便又迷失於極度的享樂之中。
這個情況,就有點兒像我們在觀看極為精彩的電視節目時,親友來往我們亦只會略為應酬一下的情形。我們仔細想一想,一位本來至為敬師的人,在天界中仍然抵不住誘惑,何況是我們呢?由此可見,天界雖為六道中福報最大的一道,但卻並非修持佛法的一個有利地點。
正由於此原因,我們不求生於天界享樂。天界眾生若不趁福報隆厚時學佛,臨死一樣有極可畏的痛苦。他們的壽元雖極長,但始終亦難免一死。不繼續學佛法,那善業福報用盡時,一樣墮入輪迴。
我們試想想,我們不知下一世會投生何處,尚會怕死貪生。天界眾生一生享樂,在預見將生為污穢的畜生、地獄或餓鬼道眾生時,他們的恐懼及無依感是多麼的大呀!
2
阿修羅道
阿修羅,略稱“修羅”,是梵文Asura的音譯。他們的福報很大,與天界眾生相去不遠。生於此道中的眾生,於過往生中的善業力極大,卻因其嫉妒瞋恨的習氣十分強烈,常常為了爭奪財富而與同類或者天神進行戰鬥。
這一道的眾生雖然福報、壽元及智力俱大,但強烈的佔有欲,與物質和精神的相對享受擁有,使得阿修羅道的一生充滿痛苦。而爭鬥又是阿修羅道的主要生活方式和特點,故於人道之上的阿修羅道亦佈滿痛苦的荊棘與傷痕,且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
3
人道
於六道中所受苦之程度以及從福報、業力等諸方面來講,六道中人道應次於天人道和阿修羅道。即令如此,投身為人亦非易事,應為多生善根業力所致,實屬幸事。更甚之方便可以聞以如來正法,依教如實修行,證達成就,如此則實為人身難得。但是人道之中同樣避免不了苦難與痛苦,其中主要有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及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
對老、病及死苦,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了解。對於生苦,我們或許不太明白,亦無法記起自己在母胎內乃至出生過程所經歷的痛苦了。在母胎內的近九個月間,嬰兒所受的痛苦很大。雖然我們現在記不起了,但這不代表我們當時沒有感覺。在出胎時,嬰兒所受的苦更大。在出生後,我們連少許保護自己的能力也沒有。若不是父母的守護照顧,我們可能只會存活幾分鐘,便會被野獸吃了或者冷死、餓死了。
老苦並非單單指老年之苦,而是指從入胎開始逐步走向死亡之苦。如果我們能活到老年,這種苦則更為明顯。在年老時,我們的身體機能衰退,走多幾步路也舉步為艱,胃口也不好,臉上的皮膚變得像猴子似的,有很多事情想做也做不來。在五濁惡世年代,年輕人不懂敬老,老人益發感到自己不受歡迎。這老苦就像一個小偷,不知不覺間便把我們的青春偷去了。對不懂佛法的人來說,老苦包含了身心之苦。對通曉佛法的人來說,心上可以不覺苦,視老化為一種自然的事,但肉體上的老苦,則仍然無法迴避。
病苦分為外在及內在病患兩種。外病是如胃疼、癌症及肺病的種種病患。它們最大的威脅也不過是致死而已,影響力隻及今生。內苦是貪念、瞋恨及愚癡等煩惱。因為它們能驅使我們的身、語、意作出如殺生等種種不善行為,致令禍延長至無量劫的未來多次轉生受可怕的痛苦果報,所以它們絕對比外病嚴重。如果我們今生患了嚴重的胃病,不過是受幾年苦,頂多也不過是病至死亡而已。但如果我們生起強烈的瞋心,這便會令理智失常,甚或因而出手殺生,這便結下了多生多世短壽及投生於三惡道的因緣,萬劫不復。這一連串的多生苦報,亦只源出於一念之貪瞋痴。由此可見,心病是極為可怕的。
有關死苦,並不單指死亡時肢節及肉體所承受之痛苦,而且包括到時伴隨之恐懼及不安。
注: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班交流課題使用,文字,圖片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版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