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佛教故事連載:霧中山奇緣錄(一)孤漠菡萏

民間佛教故事連載:霧中山奇緣錄(一)孤漠菡萏

(一)孤漠菡萏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年僅七歲的明生在一戶姚姓的大戶人家門前,端坐著認真的讀著《大學》,今天姚家唯一的少爺過七歲生日,此地有“七上八下”的說法,七歲過生日,意味著孩子今後的命運蒸蒸日上。因此姚家上下都忙著過生,由於人手不夠,女主人姚太太就派明生這個伴讀的小書僮在家門口幫助照看一下。

明生的身世實在可憐,他是一個遺腹子,母親因家鄉旱災由遙遠的北方流浪至本地,父親原本是個秀才,但在逃難途中,沾染重病而去。明生的母親一路經歷了無數的白眼、嘲諷、欺負、甚至不懷好意,她為了保住自己未出世的孩子,故意弄成一副傻瓜樣,口水直流、頭髮蓬鬆、甚至身上還沾有牛糞,臭氣熏天。人人見了都遠遠躲開,就這樣她總算暫時保住了自己和孩子的平安。當她挺著大肚子,流浪到此地的光明寺前,就暈倒了。

那天,恰逢姚家太太到光明寺進香。她是一個初一十五吃齋、上香,但平時也求神問卦的“女善人”,眾所周知。她剛剛生了一個兒子,過了滿月,就親自來進香,感恩觀音菩薩的保佑,也特意來給寺廟的師父們供齋。姚太太看到一個即將臨產的孕婦昏倒在寺廟門前,趕緊進去禀告方丈。方丈一聽不敢怠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連忙命人把孕婦抬進後院,安排洗漱,並配藥熬好給她喝。過了一會,她終於清醒過來,並把自己的遭遇跟方丈和姚太太講了。方丈聽後思索了一下說:你臨產在即,但寺廟乃清淨之地,不知姚施主,可否允許她到你家,由你安排照料一下?因為方丈親自開口,加之菩薩保佑自己生了兒子,姚太太就說:請方丈放心,我會照料好她。就這樣,孕婦就住在姚太太家裡,生產後還留在了姚太太家里當幫工。由於她感念方丈的救命之恩,於是請方丈為孩子賜名。方丈說:孩子能跟寺廟結緣,也是他多生累劫的因緣,本寺為光明寺,明者即離暗也,經文有“菩薩於五明中得”,就叫他“明生”吧。

由於明生的歲數跟姚家的少爺年紀相當,就當了姚少爺的書僮。姚太太對兒子非常的寶貝,在其滿月後就請一位“聞名”算命先生胡先生,按陰陽五行給自己兒子起了一個名字:姚貴生。算命先生對姚太太講:貴公子骨格出奇,兩目有神,天庭飽滿主生於富貴之家,地閣方圓則會功名顯達,高官富貴……姚太太一聽,頓然心動,滿臉笑容感謝算命先生,從此視算命先生如貴人降世,有事沒事總到他那裡求個簽,問個卦,尋求幾句吉祥話,但寺廟就難得去了,並聽信了算命先生的話,富貴之人就要活得好,吃得好,因此連初一十五的吃齋都免了,也愈發把自己的兒子看成了不起的人物,嬌慣無比,即使他做錯了,姚太太都把錯歸於別人。

負責私塾教書的鄭先生是位飽讀詩書的秀才,深明大義,由方丈推薦而來。鄭先生對明生有一種特別好感,平時也特別照顧這個書僮,閒暇之餘教授書法,以小楷的館閣體為主。加上明生自己非常熱愛讀書,經常廢寢忘食。平時那種沒什麼油水的粗茶淡飯,他也毫不嫌棄。就這樣他在先生的教育下,慢慢成了懂事的孩子。

姚少爺七歲生日時,明生接受安排守大門,他帶了書在門前閱讀。突然一個大嗓門喊道:無知孺童,趕快給老爺我通報,就說胡先生到了!明生不敢怠慢,立即報告了姚太太,姚太太一聽是算命先生胡先生到了,立即迎到門前,滿臉微笑,又鞠躬又合掌的迎請胡先生進入客廳,坐到貴賓的位置。

到慶生宴開始時位列貴賓席的胡先生洋洋自得,大聲稱讚貴生,難得富貴之命,將來仕途不可限量。但他突然話鋒一轉:大富大貴者,必有大災大難,難者如同徒步過崖,搞不好人亡家破啊……聽到這話,姚太太頓時嚇得面如土色,趕忙請示胡先生該如何辦。胡先生沉吟不語,若有所思!姚太太一看,趕忙跪下請求指點,但胡先生似乎“罔顧左右而言他”,姚太太就拼命磕頭跪請胡先生救助,胡先生看到自己演的戲有了效果,就說:也罷,念在你一片誠心,我願意幫他,但要拜我為乾爹,我可以隨時為他做法護佑。姚太太當時心想只要能自己的兒子飛黃騰達,什麼都可以,於是滿口答應。就這樣在一片的讚嘆聲中,貴生認了乾爹。

而明生坐在飯桌前,只吃了幾個素菜。雞鴨魚肉一點未動,鄭先生看到了就問他:今天是貴生少爺的生日,飯菜這麼豐盛,平時根本就沒有,你怎麼不吃啊,難道不好吃嗎?明生趕忙回答:先生啊,今天飯菜是我以前根本沒見到過的,但我一直和母親過慣了苦日子,如果今天吃了這些葷菜,那麼我就會對美味產生貪著,對粗茶淡飯產生厭煩,時間一久,不僅會貪著美味,還會因得不到美味失去對母親的感恩之心,而怪罪母親無能,不能供我美食,那我就成了不孝之子了。先生經常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明生一直銘記在心。先生聽了之後一言未發,轉過頭,兩行熱淚流過。

由於胡先生在宴席上的最後一席話,讓姚太太嬉笑頓開,她給每人賞了五文錢。明生也拿到了賞錢,這對他來說,是平生第一筆巨款。他都不知道怎麼處理了。他突然想到自己沒有一隻像樣的毛筆,應該到鎮上去買一隻,於是他緊緊握著銅錢,就怕路上丟了。

剛走到鎮上,他突然看到有人在賣剛打出來的魚,恰好還剩三條小的,標價兩文錢一條。明生看到那魚張大嘴巴,一蹦一蹦的,其中一條突然猛地跳到他的面前,他看著那隻鯉魚睜大的眼睛看著他,拼命求生,他頓時呆住了,感覺那鯉魚就像自己一樣,但賣魚的非要六文錢才賣,他只有五文錢,怎麼辦呢?這時,不知何時有一位出家人站在他旁邊,就指著地上說地上有一文錢啊,你可以撿起來啊!明生一看,地上果然有一文錢,但他馬上回答說:先生教我君子不取嗟來之食。這不是我的,我不能要。那位出家人說:這樣吧,咱們一起湊錢買了可以嗎?明生一聽很高興,連忙點頭。買下來之後,出家人為三條魚做了皈依,之後他們一起把魚放到了河裡。出家人對明生說:你我有緣,我給你留一封信,但一定等到十幾年後,你人生最困難的,最熬過不去的時候打開它,我這裡還有一隻毛筆送給你。說完飄然不見。明生拿著信和筆,就珍藏起來了,但一直沒跟任何人提起此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