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他們還有自己前世的業力而引致有不同的輪廻轉世結果,但這故事卻顯示了心念、思想有著巨大影響力。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覺林菩薩頌言:“。。。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思想會帶出不一樣的行動及最終的結果。朋友與筆者閑聊近況,慨嘆年紀漸長卻一事無成,心中憤憤不平,埋怨母親只顧賭錢,沒有好好栽培自己讀書。作為朋友,筆者當然在旁安慰,也同情她的家庭背景。但按照朋友平常的生活習慣及行為,直率的問了一句:“假設你的母親當年有栽培你,勸你好好用功讀書,你覺得你會像其他人一樣好好珍惜,努力讀書?”朋友無言以對,因為她曾說過小時候上課時會打瞌睡。。。
筆者無意令她難受,只希望她明白,把責任推卸給別人,認為一切是別人的錯,對改善自己的情況一點幫助都沒有。其實,社會上有很多人不也跟朋友的想法一樣?羨慕別人的成就,但自己沒有努力,只希望政府、父母或其他人幫忙,還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得到的。如果社會上很多人都想不勞而獲,那麼這個社會如何能進步?筆者不其然想起美國的甘乃迪總統在1961年就職典禮上的名言:”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我的美國同胞們,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每一個時期、階段都有不同的困難和挑戰,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問題、缺點,能夠扭轉局面與否往往和自己有沒有強大、正面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心念有關。如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八正道”提及的“正見”及“正思維”,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若能明信因果,改惡修善,勇猛精進地一步步努力,一定能夠改善困難的情況。
耳際彷彿響起一首‘老’歌,“。。。帆盡高張,破浪乘風去,無限困難,終須消失去。。。”,希望筆者的家鄉早日再次乘風破浪,揚帆起航!
慚愧的修行人– 五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