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恨都有背後的因緣,在人間很難說清楚。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關於情之傷痛的故事。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和他妻子的“姻緣”。
自當年釋迦牟尼拋棄嬌妻富貴入山尋道,他年輕的妻子便被迫毀棄了青春、美貌與愛戀;當這位淨飯王子在山中餓得瘦骨嶙峋,這位孤獨的公主也在深宮中水米難嚥; 當這位王子餓昏後被牧羊女餵下一勺奶糜,孤獨的王妃也只看在幼子的份上勉強喝下了一口飯湯;當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久坐開悟之後,當釋迦佛廣度眾生萬人敬仰威儀赫赫之時,那位落寞的婦人,卻越加落寞,並且蒼老。
此時,他回來了,回來救度本國的眾生。淨飯老王與眾王子王孫率百姓虔敬出迎,惟有她一人獨坐樓中。弟子報告說:“她不想見您。”佛說:“好吧,我去尋她。” 他上得樓來,掩門,室中只剩下二人對坐。她一語不發。這一生付水流的青春化作點點滴滴的恨,濡透身心……。佛輕輕說: “我知道你在恨我。但是你來看──”
他用掌心展出她前生的記憶,展開他們的前生緣。那是佛的前生修煉時。他是一個童子,以全身心的虔敬向燃燈古佛獻了一朵蓮花。燃燈古佛微笑頷首:“你注定在來生得道。”這時一位小女孩走來跪於佛前:“佛啊,我以生生世世的佛性,求您讓我與他在來生一同得度!”
燃燈佛說:“ 他在來生注定四處傳法。你將以一生的孤苦為代價,你願意嗎?”
“ 我願意!”
“ 你將毀棄你一生的青春。”
“ 我願意!”
“ 你的大半生都將被一份情之傷痛咬嚙,直至等到他的救度。”
“ 我願意!願意!願意!”
於是,才有了她這一生的痛。